栏目导航/Column navigation

2017年2月23日中国教育报全篇报道周口市文昌中学《文昌,一所不一样的中学》

时间:2017-03-27 点击:112次

  站在大门口看学校,感觉它不像一所中学,而有点像是一所大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才能当几年校长?我不想让后任者留下遗憾。”今年52岁的河南省周口市文昌中学校长朱贵华说。


    一进大门,迎面就是一块天然巨石。当不时有参观者说石上纹理很像一幅老子骑牛入关图时,朱贵华总是难掩几分得意与自豪:“这是我们从孔子老家曲阜千挑万选买来的。”可能是天意,或许也有几分巧合:文昌中学开展国学教育第一站就是去山东曲阜学习,而周口市鹿邑县正是老子的故里。


    这是个建校只有3年的公办完全中学,但在有30多年教学和管理经验的朱贵华校长的带领下,接连获得了全国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爱阅读”榜样学校、全国经典诵读百佳示范校等荣誉,吸引了来自北京、山东、安徽等地的教育专家和同行来校参观考察。 


    有人说:“文昌中学的办学经验处处值得学习。”也有人说:“文昌的改革力度太大,我们学不来。”


    改革分配制度 


    教师工资,干多干少不一个样


    “你的所得还那样少吗?你的付出还那样多吗?”这句《祝你平安》中的歌词,唱起来总让人伤感。但在文昌中学,这样的情况绝不会发生。恰恰相反,教师的工资全部与工作的量与质挂钩。成绩优秀的二十出头儿的年轻教师,收入可以超过有近40年教龄的校长。


    “组建学校时我就找到区领导说,如果你们信得过我,教师工资发放要由学校说了算。”大学毕业,当过教师、班主任、年级长、教务主任、校长,从校、乡、县一路走来的朱贵华,深知分配制度对调动教师积极性和荣誉感的重要性,他绝不会让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在文昌中学发生。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班主任津贴、课时津贴……教师工资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发放,全校上下形成多干工作“既有荣誉又有待遇”的奖优罚劣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 


    高一(10)班数学老师王喜艳,2012年河南大学毕业,现在月工资能拿到5000多元,而与她一样在同城教书的大学同学,月工资仅有2000多元。利用经济扛杆撬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教师有了事业感、荣誉感、归属感。“虽然每周20节课再加上当班主任,很忙,但累并快乐着。”王喜艳说,短短几年,自己的收入、学习、教学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现在正积极申报区优秀教师和市级优秀班主任。


    到陕西师范大学招聘教师,别的中学校长都是考查专业知识、听毕业生试讲,而朱贵华校长却是问应聘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只请他们朗诵一首诗或表演一段才艺,让毕业生大为惊奇。“新区、新校、新人,就业、创业、立业。我就是被朱校长招聘时的激情所点燃投身到文昌的。”让古高飞老师感动的还有,“前年结婚,学校为我们10多对儿青年教师举行了集体婚礼,不仅更有纪念意义,还大大节省了开支。”


    为解决教师子女入园难问题,学校在校园里建设了高标准幼儿园,为女教师兴建了瑜伽训练室、免费美容室。当然,更支持的还是老师外出学习。


    “一年干三年的活,三年顶十年的成长。”文昌中学的这一口号,让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教师队伍充满压力,充满活力,充满动力。


    改革管理方法


    深度参与,家长成为学校的主人


    学校不设政教处、教务处,取而代之的是年级部主任、教研组长;办公室主任兼财务主任;督导办负责检查落实每项工作任务……精简机构,减少后勤管理人员,成立家长委员会,把管理权交给家长。“机构繁多,人浮于事,效率却低。学校不能搞这一套。”朱贵华说。


    不少到文昌参观学习者,印象极深的是家长对学校管理的参与程度及其发挥的惊人作用:


    ——几千名学生就餐的食堂不出租、不外包,而是完全交给学生家长来办。家长委员会管理,既解决了百余名家长的就业问题,也避免了租赁承包后出现的难以监管、质次价高现象。


    “挣钱还不是为了孩子。过去,我在广东打工,一年只能春节见孩子一面。他平时学习怎么样,生活好不好,都不知道。现在在孩子就读的学校当宿舍管理员,天天能见到他,既有收入又能陪读。对学校的感谢真是没法说啊......”作为文昌中学“唤妈妈回家”工程的受益者,学生家长曾春艳充满感激。


    周口市是豫东农业大市,外出务工人员不少。因父母外出打工造成的留守儿童问题,严重影响着少年儿童的学习成长和身心健康。与此同时,又有一批家长选择在校外租房陪读,既无收入又要承受房租等负担。对此,文昌中学开展“唤妈妈回家”工程,聘请了百余名学生家长走进校园,从事食堂劳动、宿舍管理、卫生保洁等后勤工作,经两年多实践,收到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


    据该校高一年级级部主任孙科介绍,“唤妈妈回家”工程带来的变化,还体现在:同学们亲眼看到母亲工作的辛苦,更热爱劳动了,更懂得珍惜了。与宿管阿姨吵架的少了,乱扔纸屑的少了;劳动自觉的多了,就餐“光盘”的多了。


    ——“学生在校三年,家长值班一天。”成立家长会、家长理事会,开展家校联谊。所有学生家长来校“值一天班、吃一顿饭、听一节课、说一个优点、提一条建议”的“五个一工程”让家长们深度参与学校事务,家长成了学校的主人。


    张作健是七(1)班张肖同学的家长。值日当天,他早上5∶30就来到学校。与校领导一起到操场检查学生早操,到晨会上听老师向校长汇报工作,课堂听课及课后评课,在食堂与学生一起就餐,还要四处“找茬”发现问题。“这一天下来很忙,但这种打破传统的校讯通布置作业、教室里开家长会模式的新制度,让我体会很深也很多。”张作健说。


    ——开门办学,家校联谊,让家长走进了校园,请家长参与教育和管理,借助家长的智慧和力量,也解决了学校自己难以解决的困难。


    文昌的学生可以走班选课,但科目多,教师少,现有师资做不了怎么办?——家长群里找,聘家长为老师:魔术课没有老师,璐瑶爸爸来上课;戏曲教师缺乏,小宇的妈妈在剧团;跆拳道没老师,欧阳倩的爸爸来上课;播音主持没教师,郭金江的妈妈在电视台;写作课缺老师,佳宁的爸爸是记者……家委会还承担了学校的保洁、水电、公寓、维修等后勤管理工作。家长钱玉华担任学校保卫科科长一职,带领8位家长负责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家长段廷全,原为一家建筑公司老总,现在负责餐厅管理;家长李金星带领牛小平等几名家长负责寝室管理……就这样,凡是与教学无关人员被家长拒之门外;菜不干净,不上锅,不熟不出厨;寝室学生不听话,家长来管理;水电有问题,家长来维修。学校真正实现了后勤管理家长社会化。


    “如果学校发展的重担有1000斤,后勤这一块儿起码300斤。这300斤重担由家长自觉自愿地挑起来,为校长和教师减轻了负担,让他们腾出来精力一心一意搞教学、搞创新。”朱贵华说。


    创新德育内容


    国学教育,一点一滴滋润心灵


    初春时节,笔者在学校看到,在夜幕中排队走向食堂就餐的同学们,边走边整齐地背诵着“古诗十九首”。而餐前的“感恩词”是:“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辛勤教导,感谢同学的关心帮助。”


    “对于诵读四书五经、鞠躬行礼等国学教育和实践活动,目前仍有不同的声音。但很多人或许没有认识到,国学是民族文化的基础,本应是每一个中国人必备的知识、必学的传统。读过《孝经》的人决不会残害父母;从小学好《弟子规》,就不用把‘不随地吐痰’写进中小学生守则中;理解了《朱子家训》,中学生就不会好逸恶劳、不刷碗不洗衣。”对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和国家领导人在大会上的讲话,朱贵华更是觉得及时而英明。


    容易空洞的德育以什么为抓手?朱贵华选择了国学教育。


    学校开展每天40分钟国学诵读,利用早饭后上课前、做操前和三餐饭前的点滴时间。不同年级开展了《弟子规》《道德经》《论语》《孝经》《朱子家训》等经典诵读;开展《经典创造幸福人生》的论坛等10余场;全校师生齐读《弟子规》,结合自己的生活解读《弟子规》;亲子共读《孝经》,并在周口电视台演播厅汇报演出。


    学校设计了文昌中学学生日常行为力行表,通过书写德育日记,记录一天的德行状况,让学生“吾日三省吾身”,求真向善。每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都开展内容多样、形式活泼的主题教育活动。而“感恩作业”的内容有:帮爸妈扫地、做饭、洗碗,给家长洗脚,看望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学生在离校、返校时,校长都带领着值班班主任和“小红帽们”在校门口列队迎来送往、鞠躬致谢、问候祝福。


    “刚开始读《弟子规》《中庸》《论语》时不太懂,现在明白了许多。”高二(6)班学生王新屿说,过去一回家就进屋学习,吃饭等妈妈叫。现在知道了家长的辛苦,能干一些如摆放碗筷、洗自己和父母的衣服、拖地等家务了,春节还帮爸妈擀了一次饺子皮儿。


    不少家长说:“孩子过去是早上上学要家长叫几遍,从来不叠被子,东西到处乱扔。进了文昌中学,寝室里被子叠得像豆腐块儿,鞋子摆放得整整齐齐,连牙刷都是朝着一个方向摆放。一到双休日,就催着和我们一起去看望老人。”


    在文昌中学教室前的走廊上,每隔不远就摆放着一个“诚信货架”,上面有文具、图书、日用品等。货架无人值守,学生们需要什么可自取,然后将购物款放进收款箱内。“刚开始时,有货、款不符现象,如今,所有诚信货架的货、款一致。讲诚信已成为每个文昌人的自觉行动。”该校财务主任叶九辉说。


    学校开学,全校5000多名师生一小时内全部报到完毕;300多亩地的校园几乎看不到一点垃圾;数千人的集会后,场地不见一张纸片;学生见到老师鞠躬问礼已经成为习惯。深厚的国学底蕴,春风化雨的点滴教化,让每名文昌学子从灵魂深处明德、知礼、诚信、守则,而这些可贵的素养将伴随他们的一生。


    2017年春节,文昌中学开展“放假不放手 孝心我先行”活动,全校师生共传回孝亲图片、跪拜作业近万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文昌中学的传统文化道德教育,让孩子变得懂事了、听话了、有孝敬心了,知道如何做人了!感恩文昌大爱校长,感恩老师教育有方。德育满校园,人人有善念,处处都温暖。社会和谐大发展,文昌精神天下传!”学生家长金占军发来深情的感谢信。


    创新培养模式


    因材施教,对每个学生的一生负责


    “青春不散场,母校永相伴”,这是去年考入郑州财经政法大学的高三学生叶娇娇给文昌中学的留言。谈起学校对自己的培养,她至今充满了留恋与感激。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各有长,顺理成章。做个好公民、养成好习惯,培养兴趣、发挥特长,是对每一个学生的一生负责。”朱贵华说。


    向45分钟要质量,文昌中学采取高效课堂模式和独特较真跟踪模式,以调动兴趣、提高成绩为目标,把课堂打造成“知识的海洋、生命的狂欢”。平时打牢基础,中考、高考前,用集奇思、出奇招、创奇效的“三奇”的方法,师生和家长一起进行情商潜能激发营培训。老师包学生,一对一辅导,逐人提高。


    课堂之外的“一品活动”,更是文昌中学的一张特色名片。


    班级“一班一品”,即每个班级都要拥有一项自己的活动项目品牌;学生“一人一品”,即自由填报兴趣志愿;走班选课制,喜欢什么就练什么,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学校开设有跆拳道、篮球、舞蹈、编导、排球、音乐、器乐、书法、绘画、科技发明、剑术等70种项目,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开展栽种心愿林、参观博物馆等主题班会活动,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人生。


    “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每年100多场的校园内外演出活动,为学生展示才艺提供了广阔舞台。美工社团的学生在老师带领下缝制的汉服,让师生感受到古典之美;学校汉服表演队已经走出了校门,被邀请到周口市电视台及其他学校展演20多场。科技创新协会,在全市学校率先开展了遥控飞机模型制作放飞、“水火箭”自制发射等活动。一系列的科技实践,亮燃了同学们创新发明的欲望。


    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没有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强健了孩子们的体魄。笔者发现,文昌中学戴眼镜的学生很少,听说学生中长跑的速度也比其他学校的学生快。在近年的初、高中联考中,生源并不优秀的文昌中学却接连取得了进步极快的好成绩。


    师生全员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一直是朱贵华校长的愿望。为此,他也不按常理出牌:2015年,在全国第三届传统文化论坛上,朱校长偶遇了武龙太极的创始人张德全,两人一拍即和。从此,作为文昌中学的客座教授,张德全来到学校教授武术课。从此,数千人的武龙太极大课间成为文昌中学一大景观,吸引和震撼了前来参观考察者。


    在文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能考上好高中、好大学;有体、音、美等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同学,照样能得到赏识和培养,也能得到上大学的机会。高考“独木桥”正在变成育人“立交桥”。


    立新同学有体育特长,体育老师给他“吃小灶”,课外加强训练、重点培养。最终,他通过体育专业考入云南大理大学。王玉莹和赵延芳两位同学喜欢画画,在老师的帮助下,俩人分别考入吉林大学和天津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杨璐瑶当年考入文昌中学时,中招成绩只有324分,但她有文艺天份,性格开朗,通过高中3年的成长,不仅文化课成绩大幅提高,艺术特长也更加突出,最终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主持和编导专业,并通过层层竞选,当选学生会主席。


    就读于郑州轻工业学院的毕业生朱文霞,在给母校班主任的一封信中说:“高中时总觉得学校的管理不合理,上了大学却发现它很英明。感谢各位老师,不仅为我们传授了知识,而且更可贵的是对我们健全人格的教育、培养和训练。”现在河南师范大学上学的赵怡然在微信中给老师和学弟学妹们留言:“人们总说,高中生活是苦的。可我却觉得高中生活是那么甜。多幸运啊,我遇到了文昌,遇到了亦师亦友的你们,遇到了一群时而可爱时而“可恶”的小伙伴。希望学弟学妹们好好学习,努力成长为理想中的自己!”


    雪化冰融雁南归。2017年的春天到了,文昌中学的杨柳开始苞芽鼓胀。刚开学,朱贵华又带领着一群大人和孩子快乐而繁忙起来。春天是花开的时令,也是播种的季节。在豫东大地这片校园里,不知又将播撒下多少种子,栽培下多少希望……


    (程国学 叶九辉)


Copy Right 2022-2023 All Right Reserved.       周口市文昌中学      豫ICP备16004987号
地址:周口市东新区文昌大道北侧       电话:0394-8567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