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评选颁奖,今年已经是第六届了;我也是第六次站在开幕式的舞台上,代表主办单位教育时报社致辞。
近两年,我越来越发愁,除了欢迎、感谢和祝贺,我还能再跟上千位从四面八方赶来相会、渴望成长的老师们分享一点什么?上届在商丘,直到报到当天的晚餐时,专家评委周枫琳老师才给我点了个题——《给你一个人生的庆典》;这次则是我的一位小学妹给我点的题,她在本周一向学校递交了仅有10个字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这封据说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让我想到了一个缘起14年前的关于成长的故事——那也是一个春天,豫北有个初二女孩突然不想去上学了。倒不是因为家里多么贫困,主要是她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辍学的女孩很快便到村里的养鸡场打工,当然,鸡场的环境不会多么美妙,味道也不是那么怡人。女孩想,难道我要一辈子待在这里吗?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于是,她在亲戚的联系下,到郑州做了一名家政服务员,主要工作是带一个不满周岁的妞妞。
妞妞的爸爸是一家报社的编辑,经常会带报纸回家读给家人听。报纸上登的都是一些关于学校和老师的内容,耳濡目染,女孩慢慢地感觉到,当教师是一件如此美好的事情,她似乎第一次看到了人生的方向。妞妞的爸爸得知女孩的想法后,对她说,要想当老师,必须先读书,自己有了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于是,家里的书房成了女孩流连忘返的地方。
两年后,老家的村小招聘代课教师,女孩回去应聘,居然通过了。她告别了妞妞和一家人,走上了村小的讲台。她很努力,也很尽心。她爱她的学生,也很受学生欢迎。可是她渐渐发现,自己微薄的知识越来越难以满足教学的需求。此外,作为一名代课教师前途如何,没人给她一个理想的答案。但她至少已清晰地认识到,对于教师这个职业,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足够的知识,还要有起码的文凭……世界那么大,还要去看看。经过痛苦的思考,女孩选择了辞职,临走留给她的学生们一封信:《离开,是为了永远地回来》。
女孩再次回到了妞妞家,此时的她目标明确:通过自学考试,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妞妞已经上幼儿园了,整个白天都不在家,于是女孩把书房当成自习室,把丰富的书籍和报刊当成教材,把妞妞和她的爸爸妈妈当成学生来试讲……后来,女孩通过自考拿到了大专文凭;后来,女孩又取得了自考的本科文凭;再后来,女孩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再后来,女孩通过招教考试,成了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
说到这里,估计已经有老师猜到了,把女孩引上教育之路的那张报纸就是《教育时报》,那个妞妞的爸爸就是我。2008年,女孩写的《从小保姆到小学教师》获得了全省教育系统“我与改革开放30年”征文一等奖。起始学历为初中肄业的她,用自己传奇般的经历生动地证明:成长没有门槛,梦想不可或缺。通往偌大世界的路,就在脚下,就在眼前。
女孩长大了,结婚了,爱人同样是一位老师,他们也生了一个可爱的妞妞。当了妈妈的女孩没有停止成长的脚步,她读书,她磨课,她写博,她成了校信通的“教师博腕”……去年春天,在全省“书香班级”博客大赛的颁奖仪式上,作为评委代表,我把“启明星奖”颁到了她的手中。
我问她:如愿当上了老师,你还有新的梦想吗?她说:我想当最具成长力教师!说实话,我有点意外。她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急急地辩白:我又不是要当最具影响力教师,我只是想当最具成长力教师还不行?我肯定地说:当然行!不过要想成为最具成长力教师,得从参加成长力教师活动开始,看看那些优秀的教师是怎么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于是,这个春天,她来到了周口,来到了文昌中学,来结识河南最具成长力的教师。由于此前我没有跟她沟通,要在这里分享她的成长故事,不知生性害羞的她此刻会不会站起来。不管她是否愿意站起来,都请你相信,此刻,她就在现场,就在你们中间。(这时,观众席右前方站起来一位短发圆脸的年轻女教师,全场顿时掌声四起——编者注)
今天,对于在场每一位渴望成长的老师来说,或许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其实,这样的学习机会有很多,教育时报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品牌活动:下个周末,我们将在济源市黄河路小学举办第五届河南教育名片发展论坛,体验“鑫教育”带给师生的幸福生活;5月上旬,我们将在南阳内乡的菊潭学校举办第六届河南课改先锋公益论坛,研讨“QGP学本课堂”给教学带来的神奇变化;5月下旬,第八届河南教育名片发布仪式将在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举办,“校本课程1+1”是观摩的焦点。
到了金秋十月,从四届河南最具智慧力班主任评选活动升级而来的首届河南最具影响力班主任颁奖典礼,将在濮阳油田第一小学举办,必将智慧碰撞,盛况空前;而到明年的这个时候,第七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颁奖典礼和研讨活动将在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举办,让我们相约太行山下、红旗渠畔……
这就又回到了起初那个关于看世界的话题,我是这么想的:世界那么大,何必辞职看?风景再美好,毕竟要吃饭。不如找点空闲,找点时间,跟着时报,四处看看。东到周口,西到济源,北到龙乡,南到菊潭。听听专家,看看春晚,一路成长,收获无限……
(本文系教育时报社总编辑刘肖在文昌杯第六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颁奖仪式上的致辞,刊发于2015年4月22日《教育时报.课改导刊》成长力特刊,有删节。)